理论动态

THIS NAME

理论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理响中国】二十届三中全会阐明中国改革内在逻辑

发布日期:2024-08-26    作者:白乐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点击:

       改革潮起,百舸争流。几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始终奔涌向前。在国际形势风起云涌、世界行至关键十字路口之际,中国的改革方向备受世界瞩目。国际学术界认为,7月18日胜利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成果丰硕,将为中国日臻精深的改革之道奏响新的强音。回首来时路,中国的改革历程成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中国也为世界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成为无数中国人民命运的转折点。如今,二十届三中全会承载着无数中国人民的梦想。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俄罗斯科学院普里马科夫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亚历山大·罗曼诺夫(Alexander Lomanov),请他阐述对于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部署与决策的独特见解。罗曼诺夫认为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深刻的洞悉力,阐明了未来中国前进道路上的主题、原则与方向。在国内国际环境日益纷繁复杂的当下,中国改革的雄韬伟略令世界钦佩。

  具体、清晰、易落实的时间线

  《中国社会科学报》:二十届三中全会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成为世界观察中国改革最新动向的窗口。您认为此次全会释放了哪些积极信号?

  罗曼诺夫: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意义,被称为“新征程上的一份纲领性文件”。2万余字的《决定》包括15个部分、60条任务,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无论是“总目标”,还是“七个聚焦”“六个坚持”,字里行间透露着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信念。“改革”二字贯穿整个《决定》文件,“体制机制”成为高频词。全会的主题也从全面深化改革上升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应当说,二十届三中全会解释了中国近十年来改革的内在逻辑,全会让世界知晓,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仅重要而且必要。全会表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之时,即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要目标未曾改变。《决定》将这条道路的时间轴加以明确。

  目前,距离本世纪中叶还有25年时间。对于任何国家而言,25年时间并不短。从客观上来看,要对这期间的改革活动进行周密、详细的规划是较为困难的。但值得称赞的是,中国共产党将总目标细化为一个个分目标。这25年改革进程背后,有着一条具体、清晰、易落实的时间线。在这条时间线上,有两个时间节点意义重大。一是《决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中可以看出,2035年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实施的重要时间节点。二是全会锚定到2035年要实现的改革目标,重点部署未来5年的改革任务。《决定》提出,到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从中可以看出,2029年将成为中国如期履行改革任务的重要时间节点。

  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重中之重

  《中国社会科学报》:紧紧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一“牛鼻子”,仍是未来中国改革的关键。外界认为,《决定》对经济体制改革的部署力度大、举措实、含金量高。您对此如何解读?

  罗曼诺夫:中国共产党在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对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战略作了重点部署。这传递出一种信号,即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重中之重。同时,全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了重要部署。《决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在未来的日子里将投入更多的资金、人力、资源用于科技创新。中国经济将进一步成为创新驱动型经济体,即高科技行业自主创新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为实现这一点,中国将更加重视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这些产业不仅涉及自主开发先进技术,也涉及如何对尖端技术进行风险投资。

  这些规划的公开,让人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这种信心不仅对中国人民,对全世界人民也至关重要。放眼未来,随着中国成为更加引人注目的全球科技引领者,中国经济不会像一些西方国家所言变得日渐疲软。中国将继续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合作伙伴,也将继续增加国际贸易额、扩大联合生产和科研合作机会等。

  人们常说,中国经济政策的实施依赖于两只“手”,而西方经济只依赖于一只“手”。在西方,自由主义方法过度依赖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改革者对市场的全能性作用抱有极大幻想。中国改革者则灵活使用政府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弥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缺陷。西方的标准并不适合用来评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政策。一些西方观点认为,只有减少国家在经济体系中的存在感,才能够将改革政策加以延续,而增加国家的角色则意味着经济衰退,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

  中国改革正在进行一场严肃考试

  《中国社会科学报》: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史上的历届三中全会相比,此次全会的文件在文字措辞、语言风格方面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

  罗曼诺夫:多年来,改革始终是中国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也成为了历届三中全会文件的关键词。与历届三中全会文件相比,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布的公报与《决定》中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即“改革”一词频繁与“安全”一词相伴。这种改革与安全的结合是基于当前中国改革所面临的新背景。可以说,如今的中国改革正在进行一场十分严肃的考试,这场考试的主要议题是如何使改革战略适应新形势。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改革举措一直在以和平与发展为特征的国际环境中进行。大多数时候,中国面临的外部条件较为有利,国内拥有许多高技能的工人,物质资源便宜易得。经过几十年的“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的改革举措经历了试验、纠偏和革新的阶段,经济体制逐步从曾经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然而,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地缘政治冲突与国际纷争频发,国际环境变得越来越不和平,全球化的红利正在迅速减少。这意味着,当前中国改革所面临的外部条件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折。

  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这种变化有着充分、准确的研判,中国意识到需要制定详细而严密的战略规划,以从容、自如地应对这种变化。中国的改革举措之所以在20世纪末取得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正确的改革顺序——首先采取容易和快速实施的改革步骤,然后落实较为困难的改革任务。一些国际专家认为,这一阶段之后,中国的改革将会进入一个放缓的阶段甚至戛然而止。然而,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并未发生。

  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中国社会科学报》: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了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新征程。同时,在注重改革实效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开放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您对此有何评论?

  罗曼诺夫:今天,一些西方国家毫不掩饰其减缓中国向更高水平工业层次跃迁的意图,以阻止中国获得新技术。例如,美国采取了一系列遏制中国发展的措施。面对西方大国的贸易与经济制裁措施,以及强行改变中国发展模式的不合理要求,中国表现出了坚定不移的态度,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国家发展道路方面未曾退缩。中国意识到,如果轻易屈服于来自西方的压力,将对国内的改革政策造成巨大损害。

  在专注于提升国内改革实效的同时,中国一直致力于深化开放程度。与一些西方国家乐此不疲地为他国制造经济壁垒相比,中国始终支持全球化的自由流动。中国深知,在如今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国与国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成为全球经济的孤岛。“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这一观念已深深烙印在中国的发展基因之中。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也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习近平主席所作的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提到,中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全会对于“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的提醒,显示出中国对于稳步推进改革的高度重视。这表明,中国正在做出巨大努力,确保国际层面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不会导致经济显著放缓。

  对于许多国家而言,未来几年无疑将充满新的挑战,中国也不例外。纵然面临种种可能的困难和风险,习近平主席的坚强领导将保证中国继续在提质创优的改革道路上前进。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简单的修修补补、零敲碎打。着眼未来,中国的改革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辅以更大的政治意愿,并实现改革政策各方面的全面协调,而中国对此有着清醒的认知。我深信,即使在逆全球化阴影笼罩之下,中国开放的大门也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上一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一图读懂 下一条: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奋勇前进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负责人就《二十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出版答本报记者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