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9日9时,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在综合楼10楼1004办公室开展了期中教学检查整改工作,教研室全体教师围绕教案规范、教学进度、课堂效果等核心环节展开深入整改与研讨,旨在强化教学管理、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一、教案规范化专项检查:夯实教学基础
本次检查以教案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创新性为重点。从检查情况看,多数教师教案结构完整,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课后反思等关键要素,能够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要求,融入家国情怀、理想信念等思政元素。例如,部分教师在“抗日战争”章节教案中,增设“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专题讨论环节,通过播放《长津湖》片段、组织小组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同时,教研室也针对部分教案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一是个别教案教学方法设计单一,需增加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互动环节,提升学生参与度;二是部分教案课后反思不够深入,需结合课堂实际效果,分析教学目标达成度,提出具体改进措施。教研室要求教师在两周内完成教案修订,经教研室主任审核后归档。
二、教学进度统筹:确保教学秩序有序推进
在教学进度检查中,教研室对各班级课程进度进行了统一梳理。目前,多数教师已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前半学期教学内容,进度适中,且能根据学生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学单元,教师通过课堂提问、随堂测验等方式,动态掌握学生对“农村包围城市”等核心理论的理解程度,灵活调整课时分配。
针对部分班级因节假日调休等原因导致的课时压缩问题,教研室经讨论决定:一是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发布“微党课”视频,补充课堂未充分展开的知识点;二是在后续教学中,合理优化教学内容,避免因进度滞后影响整体教学效果。此外,教研室强调教师需严格遵循教学大纲,未经审批不得随意调整教学进度,确保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三、努力方向:深化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
本次期中教学检查整改工作既是对前期教学工作的全面总结,也是推动课程建设的重要契机。教研室主任刘姝含指出,一是要加强集体备课制度,每周开展一次专题备课会,围绕教学重难点、案例库建设等内容进行集中研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与教学经验交流。二是推进“思政课程”创新实践,鼓励教师结合课程特点,开发“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如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红色纪念馆、开展“近现代史人物访谈”等活动,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三是建立教学质量跟踪机制,通过学生评教、同行听课等方式,全面收集教学反馈,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检查—反馈—整改—提升”的闭环管理模式。
此次期中教学检查整改工作的开展,彰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对教学质量的高度重视。未来,教研室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打造具有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金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上一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 开展“强国杯”大学生思政微课大赛初赛 下一条:河南科技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工委 开展《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公开课
【关闭】